文章內容大綱
Toggle商標侵權是台灣創業者、品牌主最常遇到的法律問題。
不論你是開店、做品牌、做電商,都一定要懂:
什麼行為算商標侵權?侵權會被要求什麼?如何避免?
本篇幫你用最簡單、最快懂的方式把重點整理給你。
🔍 一、什麼是商標侵權?
商標侵權指的是:
未經商標權人授權,在「相同或類似商品/服務」上使用近似的商標,造成消費者混淆。
簡單說,就是拿別人的商標去用,或做得太像,讓客人分不清楚。
🔎 二、商標侵權的構成要件(SEO 關鍵字:商標侵權構成要件)
商標侵權必須同時符合 四大條件:
1. 商標已註冊且有效
沒有註冊,就不適用商標法的侵權規範。
2. 未經授權使用
對方沒有取得你合法授權(包括經銷、合作、代理)。
3. 用在相同或類似商品/服務
例如:
✔ 飲料店 vs 咖啡店(類似)
✔ 服飾 vs 飾品(類似)
✔ 服飾 vs 醫療器材(不類似)
4. 造成消費者混淆
消費者看到對方的品牌時,會以為:
「你們是同家公司?」
「你們是加盟的?」
「你們有合作?」
只要有混淆可能,就構成侵權,不需要證明真的有人弄錯。
💥 三、商標侵權會面臨什麼後果?(SEO 關鍵字:商標侵權賠償)
一旦侵權成立,商標權人可以依《商標法》要求:
1. 停止侵害
下架商品、拆招牌、撤廣告、停止銷售。
2. 損害賠償(最高可到 3 倍)
商標法採取「懲罰性賠償」,分成三種計算方式:
✔(1)權利人實際損害
例如被搶客、掉商品銷量。
✔(2)侵權者獲利(最常用)
例如對方用你的商標賺了 200 萬,就以此為賠償基礎。
✔(3)授權金推估
依其他同業授權費率(例如 5%~10%)計算。
3. 加重賠償(故意侵權最高三倍)
惡意抄襲、明知故犯者可求更高金額。
4. 刊登道歉或澄清啟事
法院可要求對方公開澄清。
5. 侵害物銷毀
侵權商品、包裝、模具全部都要銷毀。
🛡️ 四、如何避免商標侵權?
1. 開店前就先查商標
避免不小心撞名、撞圖。
2. 儘早申請商標
越早註冊越安全,避免後來被別人搶走。
3. 市場上有相似品牌要避開
不要想說差一點就好,「像」就是風險。
4. 提早建立品牌識別
顏色、Logo、字型都儘量走自己的風格。
5. 做授權、外包都要有書面合約
避免代工廠或設計師亂用你的商標。
📝 五、商標侵權常見 Q&A(SEO 關鍵字:商標侵權常見問題)
Q1:名字很像,一定侵權嗎?
要看是否造成混淆,不是「像」就一定不行。
Q2:商標還在審查中,能保護嗎?
不算正式商標,需用公平交易法或不當競爭處理。
Q3:我被別人抄了,該怎麼辦?
先蒐證 → 專業檢索 → 律師函 → 必要時提告。
⭐ 結論:商標侵權不是小事,品牌越早保護越安全
商標是企業最前線的戰場,
不管你是開店、做品牌、電商、自創商品,
只要商標被抄,就可能讓你:
❌ 掉客人
❌ 降低品牌信任感
❌ 被迫換招牌
❌ 甚至負擔損害賠償
越早註冊、越早保護,
品牌才能越走越穩。
📞 如有任何商標侵權、商標查詢、商標申請疑問,歡迎洽詢長安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。
我們協助過上千家新創、店家與企業的品牌布局,
不論你處在哪個階段,都能提供最適合的協助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