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辛辛苦苦做出一項發明、設計或技術,拿到專利之後,
很多人都會問:「那接下來呢?這張證書能幹嘛?」
其實,專利不只是掛在牆上的榮譽,它可以變成能賺錢的資產
沒錯,專利是可以「賣」的,也可以「授權」給別人用。
讓我們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你該怎麼做👇


💡 一、專利可以賣:就像你賣掉房子一樣

在法律上,「賣專利」的正式名稱叫做專利權讓與
意思是:你把這項專利的所有權整個轉給別人,
對方成為新的專利擁有人,可以合法地生產、販售、使用這項技術。

✅ 舉個例子:

你研發了一款「自動摺衣機」,但沒有資金量產。
一家家電公司覺得你的技術很有前景,於是買下專利
從此產品由他們生產,你則一次性拿到一筆「專利轉讓金」。

💼 專利轉讓時要注意:

  1. 一定要簽契約,明確寫清楚雙方權利與金額。
  2. 轉讓後要向智慧財產局登記,才算生效。
  3. 轉讓是「完全移轉」,代表你以後不能再使用這項技術。

💬 小提醒:
專利轉讓有點像賣掉房子,
要確保你「真的願意放手」,再簽約會比較安全。


🤝 二、專利可以授權:就像出租房子收租金

如果你不想賣掉整個專利,那就可以選擇授權
授權的意思是:「我還是專利擁有人,但我允許你在某個條件下使用。」

常見兩種授權方式:

  1. 專屬授權(Exclusive License)
     → 只授權給一個人使用,別人都不能用。
      像是你只讓一家廠商製造你的產品。
  2. 非專屬授權(Non-exclusive License)
     → 可以同時授權給好幾家公司使用。
      例如,你讓 A、B、C 三家都能生產,但都要付你授權金。

💰授權的好處:

  • 不用賣掉專利,就能持續收「授權金」當被動收入。
  • 可以同時與多個廠商合作,讓技術更快推向市場。
  • 如果合作順利,未來還能談技術合作或分潤。

💬 簡單比喻:

專利轉讓是「一次性賣掉房子」,
專利授權是「出租房子、每月收租金」。


📈 三、專利的商業價值在哪裡?

對創業者來說,專利就像你的「無形資產」。
它能幫助你在市場上建立門檻,也能成為投資人願意出資的理由。

💡實際應用案例:

  • 新創公司拿技術專利向銀行申請貸款。
  • 品牌廠用專利技術取得政府補助。
  • 研發團隊用授權金養團隊,持續研發新產品。

所以別再以為專利只是象徵榮譽,
它其實是可以「替你工作、替你賺錢」的智慧財產。


⚖️ 四、簽約時要注意什麼?

很多人第一次授權或轉讓時,最怕被坑。
這裡整理幾個重點給你參考:

  1. 所有協議一定要白紙黑字寫清楚
     包括範圍、金額、期限、違約責任、可否再轉授權。
  2. 授權契約最好登記在智慧局
     登記後對第三人才有法律效力。
  3. 跨國授權要一國一登記
     不同國家的法律不同,建議由專業代理人協助。
  4. 金流報酬可彈性談
     可以一次買斷、按銷售比例抽成、或定期支付授權金。

🌍 五、延伸思考:專利不只是防守,也是投資

過去很多人申請專利是怕被抄襲,
但現在,越來越多企業把專利當成「商業武器」。
他們不只是保護技術,而是利用專利去談合作、吸引資金、甚至主導市場。

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:

「專利不是支出,是投資。」

只要懂得運用,專利可以幫你:

  • 擴展市場、建立品牌信任感
  • 提升企業估值
  • 建立授權金流,創造穩定收益

📌 結語:讓你的專利發揮價值,而不只是收藏

專利能不能賣?能。
能不能授權?也能。
重點是:你想怎麼讓它替你賺錢。

如果你有技術、有創意、有設計,
別讓它只躺在抽屜裡。
找專業團隊幫你規劃授權策略,
就能讓創意變現,讓知識產權變成現金流。

💼 專利找長安。
一個點子,可能只是靈感;
但當你申請了專利,它就成了資產。
從文件撰寫、技術說明,到專利授權與變現,
長安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專業團隊全程陪伴,
讓你的創意不只是想法,而而是可被保護、可被獲利的智慧財產。

長安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|台中在地專利商標